【宁德时评】互谅互让
兰亭
前不久,在下写了一篇关于“车让人应成为常态”的短文,一位开出租车的读者来电商榷,他说,车让人是应当的,但行人不懂得让又当如何?我回答说,互谅互让。
宁德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后,斑马线上,汽车让行人渐成风气,但笔者注意到,少数行人不懂得让,比如,明明看到许多车辆停下等他过马路,却慢条斯理地左顾右盼,徘徊不前,或沉浸在手机游戏之中。
谦让是一种美德、更体现一个人的修养,约之以礼,约之以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想这一点,驾驶人员体会最深。
城市化的突飞猛进,由此衍生了许许多多的城市病,“路怒症”便是其中的一例,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开车“骂人”成常态。驾驶员情绪容易失控,一旦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喜欢跟人家“顶牛”,开车与不开车,前后判若两人。
就在昨天,我打车赴会,途经斑马线时,的士司机主动停车让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通行,此时,身后的几辆车便火急火燎地狂按喇叭。等那位老人离开后,司机或许有意放慢车速“顶牛”解气,后面的老皮卡车便不由分说地撞了上来。
顿时,一场口舌之战便在马路上演。因为那场会议十分重要,我不得不立即改乘其他车子前往。心想,现代一些人大约忘了“让”为何物?殊不知一个小小的礼让,不仅可以体面地活着,赢得他人的尊重,而且可以避免灾殃。记得二三十年前,货车上一般都写有“礼让三分”四个大字,如今不见了。
事后,那两名司机倘若能吸取教训,反求诸已,凡事互谅互让,今后的路途必然顺顺利利,人生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如不思悔改,或记恨在心,或故伎重演,迟早有一天会闹出更大的事故。那时,后悔真来不及了。
在浮躁、易怒业已成为社会病的当下,互谅互让弥足珍贵,“谅”与“让”均为“言”字旁,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矛盾纠纷,往往都是一言不合引发的,所谓的“祸从口出”便是这一道理。“言语忍,忿自泯”,互谅互让的代价最低。古人讲,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争强好胜者记之,戒之。
互谅互让,关键词“互”字,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变换着角色,开车时是司机,理所当然要照顾到行人;而走路时是行人,同样希望得到司机的关照。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互助互爱、互谅互让、兼容并包,社会才得以有序繁荣。
上述两司机为逞一时之气,发无明之火,前者有意“顶牛”,后者不惜以车相撞,违反交规,损人害己,是典型的不互谅互让。身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员,要时时记住言行举止都要有文明城市的范儿,切不可任性霸道、一意孤行。
文章来源:http://www.ndwww.cn/xw/ndwp/2021/0121/183404.shtml
这是水淼·Eyou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4-06-11 20:03:42)
- 11-14
福州首次发布出租车车容车貌标准 引入新能源出租车队
漳州出租车发票福州市首支新能源车队(福州市道运中心供图)台海网8月1日讯据东南网报道7月31日,福州市道运中心举办福州市...
- 11-18
深圳近9成出租车出车 政府已发放首批补贴2100余万元
03月19日13:03莆田的士发票关注原标题:深圳近9成出租车出车政府已发放首批补贴2100余万元新华社深圳3月19日电...
- 11-14
花蓮偶戲文化節「掌中戲、代代傳」教育體驗營
即時新聞/記者張小菁報導二○二○花蓮偶戲文化節「掌中戲、代代傳」連續一個月的精彩活動中,十一月七日舉行學童場,及十一月八...
- 11-14
福建发布2020
近日,福建工信厅、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电动福建”建设三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