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再现道路塌陷事件,城市要给人更多安全感
泉州的士发票12月12日深夜,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厦门地铁发布消息称:“地铁2号线吕厝路口物业开发地块施工现场于当日21:50许发生塌陷,导致水管破裂。”这起事件随即牵动了舆论的敏感神经。据《新京报》报道,厦门市应急管理局初步判断,这起事件为水管破裂所致,有车辆陷入塌陷的坑中,但车上人员已经获救。
虽然此事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只能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近几年来,类似事件接连发生,令人不得不担忧城市道路安全的问题。从公开报道来看,水管破裂导致路面塌陷的事件并不鲜见。尽管每次事件发生之后,都能听到不少批评的声音,但这类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早在2010年6月,武汉解放大道就出现过相同原因导致的塌陷事故。当时,路上突然出现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大坑,一辆农用车和一辆出租车先后掉进坑内,半幅路面被迫封闭。事后追查,才发现问题来自因老化而自爆的地下铸铁水管。
据了解,这次事发的吕厝地铁站附近,近5年已经多次发生水管破裂事故。道路塌陷固然也可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地质结构不好),但更多情况下都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凡是可以被防控的问题,都不该被归为所谓的“天灾”。同样的问题频繁出现,却一直得不到有效的防控,对此,相关部门显然需要负起责任。
道路安全问题与城市文明程度息息相关,要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就必须做好道路塌陷的预防与整治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应急预案。可贵的是,一些城市已经作出了积极尝试,比如深圳市,就在2016年发布了《深圳市地面坍塌事故应急预案(试行)》,这意味着,路面塌陷问题被纳入了深圳市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机制当中。从制度上确立灾害预防和整治的路径,有助于减小灾害造成的损失。
针对道路塌陷的应急预案,需要从责任分工、事前预防、事后救急三个方面入手。其他地方不妨借鉴深圳的经验,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面对地陷事故,地方政府有必要成立预防地面坍塌指挥部,调拨专职人员来处理相关问题,明确分工与责任,并与消防、交通、水务、燃气、电力主管机构做好配合工作。
厦门道路塌陷事件的进一步调查结果,仍需等待有关部门发布。面对调查结果,有关部门还应深刻反思。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安全舒适的环境,如果市民走在路上都要提心吊胆,担心脚下的道路突然塌陷,一座城市又怎么谈得上安全、文明呢?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做好道路塌陷的预防工作,是构建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必由之路。
福州打车发票责任编辑:杨鑫宇
文章来源
- 05-17
用户界面设计和体验设计的差别
有时候我们需要获取图集中的第一张图片,下面给出解决办法: 第一步:修改include/extend.func.php 添...
- 03-19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三年蓝天保卫战交出亮眼答卷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局系统今年第一个大会,对过去三年的蓝天保卫战进行系统总...
- 03-02
又一大城市要求新增网约车全部电动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唐俊11月6日,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对《厦门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二...
- 02-05
AutoX在深圳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盖世汽车讯?1月28日,AutoX宣布其全无人驾驶出租车试点项目将在深圳向公众福州出租车发票开放。自2020年12月起,...